第(3/3)页 在两个星期时间里,王浩每天都待在物理实验室,要么就是在做实验,要么就是在做数据分析,要么就是在安排其他人的工作。 每一次的实验,对他来说都是一个小研究。 每次都很认真的完成。 这样持续了两个星期,完成了总计七次实验。 ……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,王浩、向乾生、何毅等人是全程参与的,但相关的数学工作,都是王浩一个人完成的。 其他人只负责实验论证和实验记录。 阮伟平也一起参与了实验,他还在理论会议时提了一个小建议,只不过被王浩‘礼貌’的否定了。 那个建议就是244工厂‘提升交流重力场强度’的‘正确’方式。 之后阮伟平就不做建议了,他只是做实验的回报整理,并把实验数据传给244工厂。 这些对他们的研究也是有帮助的。 物理实验室连续进行了七次实验,实验结果也阮伟平预料的一样,第一次的5.3%还不是最低的,后来还有一次是3.1%。 最高的则出现在第五次实验中,数值是6.4%。 实际上,王浩也向阮伟平解释了实验目的,“我们并不追求高的交流重力场数值,而是要以这几次实验为基础,搭建出相应的数据模型。” “这和研究超导内部的拓扑形态影响直接相关。” “我需要完善相关的数学框架,并以此作为理论支持,来进行后续的实验。” 阮伟平倒是能明白,但他并不相信什么‘湮灭、拓扑’。 理论上的内容确实很重要,他们的研究也缺乏理论支持,但是他更相信凝态物理方向的正常解释,而不是用复杂拓扑学进行的,类似于‘理论物理分析’的数学解释。 王浩就不关心阮伟平理解不理解了。 他就是正常做研究。 在提交了第七次D级小研究任务后,他查看起系统任务,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。 【任务三】 【研究项目名称:探究空间湮灭力的表现形式(难度:S)。】 【灵感值:100。】 完成! 现在他已经明白了超导状态空间湮灭力里的表现形式,就是挤压微观形态让内部形成拓扑相变,以此就出现了很特殊的交流场力。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。 超导内部的微观形态,似乎是形成了‘质量单位’一样的东西,会受到整体的空间挤压力。 空间挤压力针对微观形态的挤压,就会产生微观上的‘拓扑相变’,就像是皮球被压扁一样。 之后泄露出的‘气’,则形成了交流重力场。 “所以交流重力场,针对的是空间挤压力,它并不是隔绝引力,而是减轻空间挤压力,也就是直接减轻内部物质的质量。” 这是很关键的。 反重力,可以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隔绝引力作用,自然重力就会相应的减小。 一种则是减轻质量。 交流重力场,就是属于后者的方式,减轻物质和空间的作用,就直接减轻了物质的质量。 在了解了底层的原理后,结合几次实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,王浩马上就准备对成果做验证。他迅速召集实验室所有人开会。 后来考虑到保密问题,还是只召集了核心的几个人。 当然也包括阮伟平。 阮伟平还是第一个来的,他是实验室最清闲的一个人,来了以后就坐在王浩的旁边。 王浩有些期待新的验证实验,再看到阮伟平忽然意识到问题,不由小声问了一句,“阮教授,我有个问题,必须要提前问一下。” “有什么问题?”阮伟平不在意道,“王教授,你直接说,别客气。” “是这样啊。” 王浩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来,“我们是做超导机制方向的研究,如果实验中制造的交流重力场,超过你们的成果强度,没问题吧?” 同样的问题,他曾经问过吴晖院士。 吴晖当时是说,“那肯定是大成果,他们还希望能被超过呢!” 但是,吴晖并不代表244工厂的态度。 阮伟平听的愣了一下,随后满脸不在意的道,“这有什么关系?大家都是做研究,方向不一样,但是实验一样。” “你们尽管做实验,我就在这里。” “要是你们能超过我们,我们就把研究搬到这附近,来给你们当次项目都行!” “真的?” 阮伟平大气的拍着胸脯道,“我阮伟平说话,一口吐沫一个钉!” “大气!” 王浩狠狠的比了一个大拇指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