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们也不怕被注意到。 阿迈瑞肯一直不断制造对抗氛围,还发起联合演习炫耀武力,适当的展示一下高端技术,也能直接形成一种威慑。 空舰-2的新型隐形技术,会让现阶段任何对手防不胜防,根本想不出对抗的办法。 这要比组织个演习有用的多。 近一段时间,他们一直都在进行‘隐形飞行测试’,加装磁场发生装置的空舰-2,每天都不断地起飞、降落。 现在他们测试的是隐形技术,但实际上是两个技术,还要解决隐形技术另一个问题。 另外一项技术就是通讯。 沉会明的研究制造出了一阶电波,他们根据新技制造出了设备,发生装置安装在了空舰-2试验机上,接受装置则安装在了地面上。 一阶电波发生技术还不完善,就只能做到发送简易的电波,通讯就是以最初始莫斯代码的形式进行,有点像是无线电技术最初兴起时发送的电报,只不过现代技术要高端的多。 空舰-2上安装的设备,可以把飞行员简单的语音指令转化为一阶电波发送出去。 地面接受设备可以迅速把电波转化为语音。 因为一阶电波传送间隔太长,平均每一个简单指令,都需要十秒的时间才能发送完毕,接受端则会迅速转为语音文字。 这项技术暂时只能做到从飞行器到地面的单方通讯,主要受限就在于接收设备的体量太过庞大,根本无法安装在飞行器上。 换句话说,应用上效果很一般。 现在就只是实验技术,来证明新技术未来是可以应用的。 实验团队要解决的问题是隐形技术带来的,隐形技术是在飞行器外围开启强湮灭力力场。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,强湮灭力力场的开启影响了正常飞行,好多次测试的时候就发现,飞行器的空气阻力似乎变低了。 当开启隐形功能的时候,飞行器的加速度变快,上升速度变快,变快当然是一件好事情,也就代表飞行器会更加灵活,但也造成了数据紊乱,控制上就出现了偏差。 这是很危险的。 实验基地的负责人周老师,去专门咨询了一下王浩,王浩则是给了一些实验数据和原理解释,“强湮灭力场薄层让周边的空气密度增加,但不会影响到内部的反重力场。” “有了强湮灭力场薄层的特殊作用,外部空气对飞行器本身的冲击就会相应降低。” “具体数据,还是要以实验为主。” “你们多做飞行实验,收集足够多的数据,就能通过计算解决动力平衡问题了。” 在进行了很多次测试以后,实验基地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,然后就让基地里的动力学专家做计算。 但他们研究了很久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。 “倒是能判断规律,但是想准确计算……根本不可能啊!” “开启隐形以后,速度不同、高度不同,降低的阻力变化很大,常规的计算方法根本不适用。” “多了一个隐形薄层影响,就多了一个变化因子……” “计算变得非常复杂!” 一群专家研究了很久还是没能解决问题。 周老师都想拿着数据再去找王浩,就听动力组的阮兴平教授说道,“王院士确实很有能力,但也不能什么都找他吧?” “我们可都是做这个的,多一个影响因子又能怎么办?” “这还是动力学范畴内的数学问题,只要是数学问题,怎么就解决不了呢!” “我们再研究研究,一起解决!” 其他人都觉得阮兴平说的有道理,他们也希望能自己解决问题,就继续努力的进行研究。 很快。 一周时间过去了。 他们依旧在为计算而头疼,研究依旧没有任何进展可言。 阮兴平则是得出结论,“这个问题太复杂了,我们只能继续做测试,有了更多的数据以后,就可以把其输入到系统中。” “到时候,飞行器就可以根据数据做动力调整……” 他给出的方法类似于暴力破解。 当有了足够多的数据以后,不管飞行器处在什么高度、什么速度,系统都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判断,就控制达到动力上的平衡。 这也是一种方法,只是需要做的测试太多、太繁杂了。 阮兴平还补充一句,“这么复杂的数学问题,人力想计算太难了。王浩院士大概率也没办法……” 阮兴平是动力组的核心专家。 周老师还是尊重阮兴平的,但他还是想找王浩试试看,“阮教授,我不是不相信你,但万一王浩院士能解决呢?” “只要有可能,就要试试。” “要是做覆盖性的测试,需要的时间和成本都太高了。” 第(3/3)页